最近在准备跳槽面试,总结了一下product sense要注意的地方喝一些examples,这是第一波,会持续更新。求大米!!!谢谢!!!. 1point 3 acres\n\nTips:\n1. 很多情况没有正确答案 ,把问题当作一个工作中会遇到的情况,讨论pro and con而不是找正确答案\n2. 注意,如果答不到点子上面试官会一直what's else what's else\n. 1point 3 acres\nProduct Sense总结:. check 1point3acres for more.\n1. metric异常\n a. 我现在总结metric异常的思路基本就是1、确定数据准确性 2、排除正常异动如seasonality 3、询问是否有内部/外部原因,比如整个行业都在变高/变低,其他公司推出了竞品 4、做一个funnel analysis看一下整个链路上有哪些步骤可能出了问题 5、确定root causes,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n2. 大多的产品问题都是围绕着产品的metrics或运营中遇到的问题展开的。如果针对互联网行业来说, 一个典型的产品要从推出后经历以下阶段:user acquisition --> user engagment / retention --> monitization.\n讲一个异曲同工的事件来帮助理解吧。了解头条系公司的都知道,公司内有一个流水线作业的产品工厂模式。他们只有三个最核心的职能部门,技术,user growth和商业化。技术是保障了整体的运营,所以在整体的产品很稳定之后,就要看一下用户的留存率。如果发现用户的留存率(retention)或使用率(engagement)非常高,则进入user growth的推动环节,大批量的marketing来拉动新的用户增长(user acquisition)。最后把商业化(广告等)的内容接入产品,迅速变现。虽然顺序和我说的不太一样,但是实际上就是在在这三个部分对一个产品进行不断的迭代。所以metrics也离不开这三个部分。user acquisition讲求新用户注册率,user engagement讲求DAU(日活量),monitization讲求LTV 和ARPDAU(Average revenue per daily active user)等等。逐渐加深对互联网产品的理解,就能更好的应对metrics的问题。面试中metrics的问题,本质上一切都是为了产品迭代和用户增长以及变现。.1point3acres\n3. 关于产品中被问到的A/B testing的问题,很多是面试官为了考察你是否能针对特定的情况来分析A/B testing的结果。只看P-value是非常学生的思维,具体情况中的A/B testing是要从一开始的new feature的想法到后来设计整体的实验再到分析结果再到最后给建议的一整个流程。面试官想要的是一个批判思维,需要你对每一个步骤都扣的非常细致,以此来确保实验和你的结论之间没有断层。.\n4. clarify环节\n一般大家都会在听完product题后,先clarify一些ambiguous的表述,理解一遍产品和context,这一步的重要性大家都懂我就不提了。我想给的tips是,一般clarify完之后我会跟面试官重述一下我对这个TA描述的product的理解。这样一旦有理解错误的地方可以及时纠正。还有就是除了大家平时都会clarify 的这个新的feature是干嘛的之外,我们还可以从user 和use cases作clarification,这个有助于我们之后定针对哪个user的什么样的goal。这个也会暗示面试官你有全局观,不只是focus在individual user上。但是这个不用停留很久,一笔带过就可以。就比如说,如果在谷歌地图上加一个新feature,怎么看success,那这个时候除了clarify这个feature是什么,我们还可以follow up哪些groups(user, small business,advertiser)会用到这个feature, 怎么用这个feature。因为我们这个interview可能只有时间focus在一个group上你觉得我们先讨论individual user怎么样?然后就可以继续讨论goal了\n 1. Users that use the product (small business owner vs user, creator vs follower, user and advertiser).google и\n 2. Use cases of the product (private event vs public, small group vs large, view vs create)\n5. 讨论goal的时候. 1point 3 acres\nAlways circle back on the point that focuses on the company's mission. 比如FB is to connect and build community. Google is to organize the world's information and make it universally accessible and useful. 这个怎么应用呢,就比如说有一个feature,它的目的是想要增加user的group page engagement,但这个就是眼前的目标,答到这点对junior职位已经okay了,但是对senior职位来说,会需要联系到ecosystem的goal也就是要增加user的总体的Facebook engagement. 这个同样适合ab test 结果的trade off, 比如说story使用上升,post使用下降要怎么办的情况。\n6. AB test 的metrics\n看面经的时候,很多回答都定义了很好的goal metrics,但是其实我平时工作中跑ab test的时候不止会看这几个,我在这里拿fb举个例子。至于面试的时候,最基本要答到的就是goal metrics,其他你可以根据interviewer的节奏和是不是想深入聊metrics再展开。\n\n a. 1. Goal metrics (success metrics)\n b. 2. product/feature本身(这个是只有treatment 才有的metrics,比如说一个新feature的CTR,这个metrics不是为了比较control和treatment,而是如果这个experiment要launch to production那我们可以对整个population的反应有所估计)\n c. 3. ecosystem metrics(engagement/time spent/sessions/Retention/revenue 此处讨论对FB总体的impact).\n d. 4. engagement from other features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