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终于结束Capital One Power Day 也就是onsite面试,面试前看了地里各位大神的面经最后拿了offer,特来回馈地里哈哈。祝看面经找工作的小可爱的都能拿到心仪的offer!本篇将分享关于我onsite面试的经过和准备方式,申请经验、hackerrank、data challenge会之后单开篇幅进行讲解。\n\n1.Power Day时间、面试安排\n安排的时间是上午9:00 - 12:25,一共四轮面试,每轮45分钟,每轮中间有休息时间(5、15、5)。面试官的时间掐的都很好,根据你的答题速度会留出5-10分钟不等的给你问问题的时间,所以不用担心没有时间休整。\n四轮面试包含analytical case(2),data challenge Q/A,Behavioral Question。顺序可能会根据interviewer的时间安排有所调整,我的顺序是case, DC, case, BQ 这样的。其实我觉得顺序没差,每轮45分钟,觉得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因为Data Challenge和BQ都是可以提前准备好的内容,所以整体而言需要临场发挥的也就是两个case。\ntips:\n. Χ\n1. 我一开始的时候不知道interviewer会给留出这么长时间问问题,所以也没有提前准备很多很详细的问题。主要问了DA的工作,都做什么样的case之类的。虽然我也去LinkedIn上调查了interviewers的背景,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这几位老板LinkedIn上连照片都没有,内容挺空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C1带了一辈子以后也不想换工作的原因哈哈哈!\n\n2. Analytical Case.\n第一个Case是关于Coder的问题,有幸之前在地里见过类似题目。\n situation:你是一个e-commerce 什么什么的经理(这个不重要,case里面你基本都是经理),你就知道你们公司就是写code的工具公司就行了,现在你的team里面有三个人:coder,tester,documenter,三个人每小时都给$16, assume三个人是同时工作的(这个很重要哦,如果没有这个条件的话要看dependency,算productivity就比较麻烦了)。然后给了三个人的capability(15lines/hr;2lines/5mins;1line/2mins)。你们公司现在整个productivity是1000lines/2weeks。full time按照每周40个小时来算。Revenue = x/line。现在有个potential customer 需要你每两周多deliver 1000行,最后会问你觉得能不能take这个customer。\n 问题1: 算目前的max capability,然后问要是想接这个单子的话有什么措施。第一个需要统一一下时间单位,算出三个人每两周能过多少行code,然后看哪个最少,就是两周的max capability。第二题是conceptual question,我回答的是可以either work for extra hours or hire additional coder。\n 问题2: 面试官就问我那这两个哪个合适呢?先问了一下hire 人需要的cost($24),然后算需要多少加多少班。注意capability不到2000行的都要算哈。然后算下他们的cost,跟hire additional coder的cost比较一下。在这儿我好像犯了一个小错误,面试官给我contractor的pay是$24/hr,加班费是161.5=24。然后我就问了面试官,contractor是也需要work full time吗还是可以part time。面试官说full time,我就回答说因为两边hourly cost一样,但是加班是正好pay到做完工作,contractor其实要pay additional 所以觉得contractor不划算。我就没算cost然后在compare。不知道这儿到底说没说对,但是反正他最后给我pass了,可能也还说得过去?\n\n 问题3: 算productivity1000行和2000行的时候想要break even每行需要产生的profit。最后问你觉得这个customer签不签。我分别算了一下2000行的时候是2.616,1000行的时候是3.84,所以我说我觉得应该签,因为如果profit相同的话2000行赚的多。个人认为言之有理即可。\n 问题4:我觉得我可能说签这单的这个决定不太对还是怎么样,面试官问我说需不需要hire 人之类的,long term short term两方面考虑一下。另外还有一个题好像是问为什么做2000行的工作还给加班费break even profit还要比1000行的少(2.6<3.8)。我这个题没答好,就感觉自己明白说不出来。主要我觉得是因为正好pay了需要完成code所需要的时间的cost,1000行的时候其实没有用到大家最大的capability这样。\n\n\n第二题是credit card系列问题。这个系列真的是重中之重,划重点!\n situation: 一个信用卡reward 该不该issue的问题。\n assumptions:interchange=0.02, monthly spend = $500 on avg. per customer, avg.bal = $2000, net interest margin = APR - Cost of Fund = 10%, operate expense = $50 per year, loss rate = 3% (default rate).\n 这个面试官问了好多conceptual的问题,但我有点不记得了,主要是跟issue reward相关的,比如说考虑什么因素啊(其实就是有多profit)然后让你算算。计算类的问题主要就是每年每人revenue是多少,cost是多少,new spend是多少能break even(此处有一个reward rate = 0.01 的设定)。这道题实在是帮不上大家,interviewer那边收音实在是太不好了,中间信息老是听不清楚,一次一次跟面试官确认,但是最后还是都算出来了。面试官好像觉得还不错(因为其中有一题用了short cut没算outstanding balance的那部分,面试官就说很好,所以我觉得面试官真的都挺nice的)\n. Χ\n总结:\n其实我觉得case的逻辑都是比较简单的,让你算算profit、cost、break even之类的。难点的话是你要知道你的objective是什么,我的interviewer应该都没给我挖坑吧。因为楼主比较菜,无法做到大神在答题一开始就问好所有问题,所以我是一边写一边说一边问问题的。碰到需要的data就问就好了,题里没有面试官可能给你编一个或者就说我们先不考虑这一点。根本不用害怕问问题。\nconceptual问题我觉得挺难的,有比较多tricky的点,有工作经验的人可能会思考的更全面一些,new gra